组成:信息插座(面板+模块)、用户设备跳线。
关键点:信息插座的类型(RJ45光纤/铜缆)、位置、数量需根据设备需求和未来扩展规划。在设计和实施时,要充分考虑设备密度和散热要求。
2. 水平子系统:
功能:将工作区的信息插座连接到管理区的楼层配线架。
组成:水平线缆(Cat 6A, Cat 8 铜缆或 OM3/OM4/OM5 多模光纤、OS2单模光纤)、线缆管理(桥架、线槽)。
关键点:线缆类型的选择(带宽、距离、成本)、路由设计(避开干扰源、强电)、长度限制(通常≤90米铜缆)。力争最优路径设计和线缆选型,确保性能最大化。
3. 管理区子系统:
功能:是整个布线系统的“神经中枢”和“调度中心”。提供水平线缆和主干线缆的端接、跳接、管理和交叉连接。
组成:配线架(铜缆/光纤)、跳线、标签系统、理线器、机柜/机架。
关键点:清晰的标签、规范的跳线管理、充足的冗余空间至关重要,直接影响运维效率和故障定位速度。严格遵循标签规范和理线标准,为后期运维打下坚实基础。
4. 垂直主干子系统:
功能:连接不同楼层(或同一楼层不同区域)的管理区(如楼层配线间到主设备间)。
组成:大对数铜缆或主干光缆、支撑结构(竖井、桥架)。
关键点:需要高带宽、高可靠性,通常采用光纤(多模/单模)。设计需考虑冗余路径。在主干设计上注重带宽冗余和物理路由冗余,保障核心连接不中断。
5. 设备间子系统:
功能:容纳数据中心的核心网络设备(核心交换机、路由器、服务器集群的核心接入等)及进出建筑物的线缆。是主干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(主配线区)的交汇点。
组成:核心配线架、核心网络设备、进线设施、UPS/配电、机柜/机架、环境控制。
关键点:是整个数据中心的“心脏”,对空间、电力、制冷、承重、安全要求最高。在设备间规划上确保核心区域高可用、易维护。
6. 建筑群子系统:
功能:连接园区内不同建筑物的主配线架(设备间子系统)。这是实现多栋建筑间数据中心互联、容灾备份、资源共享的关键通道。
组成:室外主干光缆(通常为铠装单模光纤OS2,考虑直埋、管道或架空敷设)、支撑结构(管道、人井、电杆)、光缆接续盒/配线架、保护装置(防雷接地、机械保护)。
关键点:极高的可靠性要求(考虑恶劣环境、雷击、挖掘破坏风险)、超长距离传输(单模光纤是首选)、冗余路由设计(物理路径分离)、严格的防护与接地。
7. 进线区子系统:
功能:是外部网络服务商(电信、ISP)线缆进入建筑物或数据中心区域的接入点。提供外部服务与内部布线系统的分界和转换。
组成:进线设施、保护装置、端接设备(配线架)、接地系统。
关键点:明确产权分界点、做好物理保护和电气保护(浪涌保护)、接地规范。确保进线区的安全、规范接入,避免外部风险引入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